综 述
2002年,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建设继续快速发展,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732.48亿元,比上年增长12.1%,由于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同时取得进展。在人口逐年增加,工业迅速发展的情况下,2002年全区大部分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部分城市的环境质量有所好转;主要水系干流水质有所改善;草原、森林的生态建设,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示范区建设均取得新进展。但同时环境监测结果也表明, 我区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多数监测河流和各监测湖库水质超标,其中河流表现为有机污染,湖库表现为富营养化;城市空气尘类污染仍较突出;一些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
一、城市环境
到2002年底,全区设市城市20个,城市人口614.7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91.57万人,城市面积12113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664.8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密度508人/平方公里,人均生活用水量133升/日。2002年,全区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进一步加大,城市生活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城市平均气化率51.9%,污水处理率33.2%。
2002年,呼和浩特、包头、乌海、赤峰、通辽、乌兰浩特、海拉尔、满洲里、集宁、临河、鄂尔多斯、锡林浩特、巴彦浩特13个城市各环境要素的监测结果显示:
1. 环境空气
空气质量综合评价:乌兰浩特、海拉尔和满洲里3个城市空气质量良好;通辽、锡林浩特、集宁、临河和巴彦浩特5个城市空气质量较好;呼市、包头空气受到轻度污染;赤峰、鄂尔多斯为中度污染;乌海市为重度污染。尘污染(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仍是我区城市空气污染的首要问题(污染负荷为64.2%)。
同上年比,空气质量好转的城市有乌兰浩特、满洲里、锡林浩特和海拉尔,空气质量下降的城市有赤峰、鄂尔多斯和巴彦浩特,其它城市空气质量变化不大。
空气污染物浓度 二氧化硫,各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范围为0.005~0.115毫克/立方米,其中超过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0.06毫克/立方米)的城市有4个,较上年增加2个。超标城市排序(浓度由高至低)依次是:乌海、赤峰、包头、鄂尔多斯。同上年比,有3个城市污染加重,其它城市变化不大。二氧化氮,各城市空气中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范围为0.007~0.039毫克/立方米,均不超标(二级标准0.08毫克/立方米)。同上年比,多数城市污染有所减轻。总悬浮颗粒物,各城市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年平均浓度范围为0.240~0.565毫克/立方米,全部超标(二级标准0.2毫克/立方米),超标0.2~1.8倍,其中乌海市超标倍数最高,乌兰浩特市最低。同上年比,有1个城市污染加重,2个城市污染减轻,其它城市变化不大。可吸入颗粒物,各城市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范围为0.062~0.493毫克/立方米,除海拉尔市外,其他城市均超二级标准(0.10毫克/立方米),超标0.2~3.9倍,其中乌海市超标倍数最高。降尘,据呼和浩特、包头、乌海、赤峰、通辽5个城市监测,降尘量年平均值范围为11.76~59.18吨/平方公里·月,其中包头市最高,赤峰市最低。同上年比,包头市降尘量有明显减少,其它城市变化不大。氟化物,氟化物是包头市的特征污染物,2002年该市空气中氟化物年平均浓度为3.48微克/100平方厘米· 日,不超标(5.0微克/100平方厘米·日)。同上年比,浓度值上升0.5微克/100平方厘米·日。
降水 各城市降水pH平均值在6.12~7.63之间,仅包头市检出酸雨样品(pH≤5.6),其检出率为2%。
2. 地下水
6个城市进行了地下水水质监测,各城市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测井超标率在48%~100%之间,主要超标指标是总大肠菌群、硝酸盐氮。同上年比,呼和浩特、包头、赤峰水质变差,鄂尔多斯、集宁、乌海水质变化不大。}
3. 声环境
区域环境噪声 全区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4.5分贝,与上年持平。声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其中乌海、巴彦浩特声环境质量优,占统计城市数的17%;临河、满洲里、呼和浩特、集宁声环境质量较好,占33%;赤峰、通辽、海拉尔、鄂尔多斯、包头、乌兰浩特声环境受到轻度污染,占50%。影响城市声环境的主要噪声源是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所占份额分别为54%和22%。
道路交通噪声 各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在67.1~71.8分贝之间,平均69.3分贝,与上年基本持平,总体状况为轻污染。其中集宁、鄂尔多斯、乌兰浩特、海拉尔4个城市超标(标准限值为70分贝),为中度污染,占统计城市数的33%,其它8个城市为轻度污染,占67%。超标路段占监测路段总长的37.8%,比上年低0.6个百分点。
4. 辐射环境
根据包头市的地区特殊性,对包头市实施辐射环境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包头市区环境空气放射性水平正常;地表水及地下水放射性水平与历年相近,总α放射性比活度普遍超标;稀土企业周围环境放射性水平普遍高于市区一般环境水平;市区电磁辐射水平正常。
环境放射性水平 空气环境,包头市区空气氡、土气子体α潜能值,氡浓度测值,以及总悬浮颗粒物中总放射性比活度均未见异常。水体环境,地表水放射性水平与历年相近,总α放射性比活度仍普遍超标,其中:湖库总α放射性比活度超标相对较少,超0.1~1.3倍;黄河支流超标相对较多,超3.7~14.6倍;黄河干流居中,超0.5~2.9倍。经进一步核素估算,就放射性而言,黄河水经净化处理后尚可饮用。市三区自来水总放射性比活度均未超标。白云及达茂地区地下水测井水质总α放射性比活度普遍超标,超0.9~8.5倍,测值与历年相近。地下水总α放射性比活度普遍超标的原因之一是监测区域的本底较高。土壤环境,白云、达茂地区各土壤测点的放射性含量与包头市一般土壤环境基本处于同一水平。污染源周围环境,包头市稀土企业周围环境空气氡、土气子体α潜能值、γ辐射吸收剂量率普遍高于市区一般环境;部分稀土企业的外排废水总α放射性比活度超过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周围土壤放射性含量测值高于一般环境值。
环境电磁辐射水平 环境质量,包头市环境电磁辐射综合场强均值为0.17v/m,低于《国家电磁辐射防护规定》中规定的12v/m的公众照射限值,环境质量良好。污染源周围环境,对部分污染源进行监测,各污染源的电磁辐射污染均限于小范围,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
5. 城市生活垃圾
2002年,全区共有城市垃圾处理厂17座,其中能够实施无害化处理的有5座,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2907吨/日(其中:卫生填埋能力2854吨/日,焚烧处理能力3吨/日,堆肥处理能力50吨/日),当年垃圾处理总量178.1万吨,比上年增加62万吨。
6. 措施与行动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和工业废水处理能力近年有较大增加,截止2002年底,全区共有城市污水处理厂11座,污水处理总能力46万吨/日,有工业区废水集中处理装置7座,废水处理能力5.6万吨/日。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2002年按照国家新的烟尘控制区建设标准对我区已建的烟尘控制区进行审核。呼和浩特、包头、赤峰、乌海、通辽、鄂尔多斯、呼伦贝尔、满洲里、临河等9个城市,共建烟尘控制区29个,面积337.82平方公里,占这些城市总面积的69.3%。建成高污染燃料禁烧区3个,总面积48.5平方公里;城区清洁能源使用量(标准煤)294.4万吨,占城区用煤总量的14.6%,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加强噪声污染的监督管理 在学生中、高考期间,自治区环保局、教育厅、公安厅、工商局、文化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中高考期间环境噪声污染控制的通知》,有效地控制了噪声对广大考生学习、考试的干扰。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的治理 呼和浩特和包头市制定了推广清洁燃料的规划,计划用两年的时间使机动车污染得到明显控制,已建成4个加气站,燃气车辆的改装工作正在筹备之中;为加强监督管理,呼和浩特市环保、公安部门联合开展机动车尾气排放年审工作。加强辐射污染监督管理 为加强放射源安全管理,2002年我区环保、卫生、公安三部门联合开展完成了放射源安全管理专项整治工作;全区放射性污染物申报登记工作接近尾声;继续加强伴有辐射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从源头抓辐射污染防治,明显地提高了我区核辐射安全防范能力;完成了移动通信基地(站)、变电站等电磁辐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审批。
二、水环境
全区地表水水质以Ⅴ类和超Ⅴ类为主,污染特征是:河流主要为有机污染,湖泊普遍呈富营养化,部分出现盐碱化。同上年比,各主要水系干流污染减轻,部分支流污染加重;少数湖库污染加重,其它湖库变化不大。
1. 河流
2002年,全区重点监测的河流有29条,共监测54个断面。除黄河支流用Ⅴ类标准评价外,其它河流以Ⅲ类标准评价。2002年水质达标断面和超标断面分别占28%和72%,同上年比,超标断面比例下降8个百分点。
黄河 干流,包头段水质良好,其它河段水质较差。从入境至出境,乌海段为Ⅳ类水质,巴盟段为Ⅴ类水质,包头段为Ⅲ类水质,呼和浩特段为Ⅳ类水质。仅包头段水质达标,占全部监测断面的33.2%。主要污染指标为石油类、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同上年比,黄河干流内蒙古段总体污染减轻。黄河支流,水质达标断面占18.2%,超标断面占81.8%。8条主要支流中,浑河水质良好,大黑河水质较差,其它6条河流水质均很差。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石油类、总磷、氟化物、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汞。同上年比,包头段的部分支流污染加重,
西辽河水系 干流,因大部分河段断流,仅监测上游1个断面,水质为Ⅳ类,属较好。监测指标中,高锰酸盐指数略超标。同上年比,西辽河干流污染减轻。支流,有80%的断面水质为Ⅴ类或超Ⅴ类,5条支流中,除西拉沐沦河水质较好外,其它均较差。主要污染指标为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同上年比,部分支流污染有所加重。
额尔古纳河水系 干流,水质为Ⅳ类,属较好。高锰酸盐指数略超标。同上年比,污染减轻。支流,5条支流中,免渡河属Ⅱ类水体,水质优良;克鲁伦河属Ⅳ类水体,水质较好;海拉尔河、伊敏河均上游水质优良,下游经海拉尔市后水质很差,主要污染指标是挥发酚、生化需氧量、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同上年比,额尔古纳河支流污染加重。
嫩江支流 4条支流中,有50%的断面水质达标,各支流上游水质良好,下游经城镇后普遍较差。主要污染指标是挥发酚、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同上年比,总体污染有所减轻。
滦河 水质较好,污染指标是高锰酸盐指数,同上年比,水质变化不大。
永定河支流 饮马河和黑河水质均为良好。同上年比,水质变化不大。
内流河 锡林河为Ⅴ类水体,水质较差。污染指标是高锰酸盐指数和生化需氧量。同上年比,水质变化不大。额济纳河3个监测断面中,有2个为Ⅳ类水质,1个为超Ⅴ类(下游断面),总体水质较差。主要污染指标是化学需氧量。同上年比,污染略加重。(附黄河、西辽河、额尔古纳河、嫩江水系水质类别图3张)
2. 湖泊、水库
全区重点监测的湖泊有5个、水库有3个。湖、库全部为超Ⅴ类水体,水质很差,其中水库污染相对较轻。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总氮和氯化物,湖泊普遍呈现富营养化,部分湖泊同时出现盐碱化。同上年比,达赉湖、达里湖和黄旗海污染加重,乌梁素海污染减轻,岱海、红山水库、莫力庙水库、察尔森水库水质变化不大。
3. 废水排放情况
2002年,全区废水排放量47660万吨,比上年增加959万吨,增加2.1%。其中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24923万吨,工业废水排放量22737万吨,分别占总量的52.3%和47.7%。全区废水中COD(化学需氧量)排放量23.8万吨,比上年减少15.3%。其中城镇生活污水中COD排放量12.4万吨,占总量的52.1%;工业废水中COD排放量11.4万吨,占总量的47.9%。2002年,全区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69.3%,比上年低2.3个百分点;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为33.5%,比上年低1.5个百分点。废水中COD的去除量为4.85万吨,比上年增加1.35倍。
内蒙古自治区废水及废水中COD排放量
年份 废水排放量(万吨) 废水中COD排放量(万吨)
总量 生活污水 工业废水 总量 生活污水 工业废水
2001年 46701 25741 20960 28.1 16.0 12.1
2002年 47660 24923 22737 23.8 12.4 11.4
增减率% +2.1 -3.2 +8.5 -15.3 -22.5 -5.8
4. 措施与行动
执行排污许可证制度 2002年,对产生水污染物的企业办理排污申报登记2526家,发放排污许可证2031家。加强废水点源治理工作 全年实施废水治理项目29个,竣工23个,新增处理废水能力11.9万吨/日。截止2002年底,全区共有废水治理设施512套,处理能力合计为228.6万吨/日。编制重点流域污染防治规划 编制完成《内蒙古自治区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十五”计划》、《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海拉尔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以及《内蒙古自治区水环境功能区划》,正在编制《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城市水环境功能区划》。
三、废气
1. 废气污染物排放情况
全区二氧化硫排放量73.1万吨,比上年增加13.2%,其中工业排放量55.9万吨,生活及其它排放量17.2万吨,分别占总量的76.5%和23.5%;烟尘排放量42.4万吨,比上年增加7.1%,其中工业排放量25.3万吨,生活及其它排放量17.1万吨,分别占总量的59.7%和40.3%;工业粉尘排放量14.0万吨,比上年减少3.4%。
内蒙古自治区二氧化硫、烟尘、粉尘排放量
年份 二氧化硫(万吨) 烟尘(万吨) 粉尘(万吨)
总量 生活及其它 工业 总量 生活及其它 工业
2001年 64.6 16.1 48.5 39.6 15.6 24.0 14.5
2002年 73.1 17.2 55.9 42.4 17.1 25.3 14.0
增减率% +13.2 +6.8 +15.2 +7.1 +9.6 +5.4 -3.4
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的去除量为15.3万吨,比上年增加2.4万吨,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80.0%,比上年低0.9个百分点;烟尘去除量为566.8万吨,比上年增加38.4万吨,烟尘排放达标率78.9%,比上年低3.8个百分点;工业粉尘去除量为91.1万吨,比上年增加16.7万吨,粉尘排放达标率52.0%,比上年低5.5个百分点。
2. 措施与行动
执行排污许可证制度 2002年,对产生废气污染物的企业办理排污申报登记3496家,发放排污许可证2347家。加强废气点源治理工作 全年实施废气治理项目53个,竣工50个,新增废气处理能力347.6万标立方米/时,截止2002年底,全区共有工业废气治理设施3045套,其中脱硫设施364套,治理设施的废气处理能力合计为8235万标立方米/时,其中脱硫设施脱硫能力243吨/小时。
四、 固体废物
1. 固体废物产生、排放情况
2002年,全区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3043.9万吨,比上年增加561.4万吨,增加22.6%。工业固体废物中产生量较大的是尾矿、粉煤灰和煤矸石,分别占总量的29.8%、22.9%和16.9% ,合计69.6%。工业固废排放量40.4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27.5%,比上年低2.6个百分点;贮存率57.4%,比上年低4.4个百分点;处置率14.7%,比上年高7.6个百分点;排放率1.3%,比上年低0.3个百分点。
2. 措施与行动
执行排污许可证制度 2002年,对产生固体废物的企业办理排污申报登记470家。加强危险废物管理 年内,在全区开展了危险废物现状调查工作;认真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包头市、通辽市安全转移处置了溴甲烷、五氧化二砷等危险废物,消除了隐患。下发《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局、建设厅、教育厅关于建立废旧电池回收体系的通知》,通辽市环保局按《通知》要求建立了废旧电池储存库,制作200余个废旧电池回收箱,投放到学校、居民小区和公共场所,起到了示范作用。加强“白色污染”防治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经贸委、环保局、工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下发的《关于加强淘汰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精神,各盟市开展了禁止生产销售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检查,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生产与使用得到一定控制;积极推广满洲里和通辽市防治“白色污染”试点的经验,防治“白色污染”工作将由点到面,整体推进。
五、 生态环境保护
草原建设与保护 2002年,我区继续深化牧区改革,全面加快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步伐,草原及牧业经济发展呈良好发展态势。全区已落实草原所有权面积69467千公顷,使用权面积57733千公顷,承包到户面积55600千公顷。全区草原建设总规模达到6025千公顷,比上年增加48.9%,其中人工种草863千公顷,草原围栏3682千公顷,草地改良534千公顷,种植饲料作物554千公顷,飞播牧草75千公顷,种植饲用灌木316千公顷。全区推广以水为中心的草库伦13295处,保灌面积达19千公顷,年度青贮饲料100多亿斤。防治鼠害1755千公顷,占鼠害面积的25.9%。防治虫害1968千公顷,占虫害面积的16.5%。在推进草原建设的同时加大了草原保护力度, 2002年全区禁牧休牧面积达到19738千公顷,其中禁牧面积11433千公顷,休牧面积8305千公顷;划区轮牧面积3113千公顷;查处破坏草原案件2758起。通过上述措施,草原植被恢复成效明显,植被盖度提高,草原生态环境呈好转趋势。
营林 当年造林面积合计907.40千公顷,其中:退耕造林面积631.56千公顷;迹地更新面积19.29千公顷,其中人工更新面积11.14千公顷;封山育林面积1180.46千公顷,其中本年新封面积145.40千公顷;零星(四旁)植树3778万株;育苗面积12.50千公顷,其中本年新育8.56千公顷;成林抚育面积573.42千公顷。
耕地 2002年年初耕地总资源7446.5千公顷。年内耕地增加92.2千公顷,其中新开荒地12.3千公顷,园地改为耕地31.5千公顷。年内减少耕地447.4千公顷,其中国家基地占地3.7千公顷,其他基地占地6.4千公顷,退耕还林还草占地370.8千公顷,耕地改为园地1.5千公顷。年末耕地总资源7091.3千公顷,其中临时性耕地1700.0千公顷,常用耕地面积5391.3千公顷。常用耕地中水田和水浇地分别占2.2%和37.5%。农用化肥施用量82.84万吨,比上年增加4.5%。农药施用量10650吨,比上年增加8.5%。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30031吨,其中地膜使用量25343吨,比上年增加3.1%,地膜覆盖面积488千公顷,与上年基本持平。
农村环境保护 完成全区畜禽养殖污染调查,为畜禽污染防治奠定了基础;组织完成阴山北麓生态经济型农业建设示范;实施“中德合作中国西部干旱地区有机农业发展项目”,在巴彦淖尔盟建立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加强秸秆禁烧工作,年内我区未发生一起因秸秆焚烧影响民航、铁路、高速公路正常运行的事件;自治区地方标准《无公害农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要求》发布实施。
自然保护区
2002年对全区已建自然保护区进行全面普查,核准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123个,总面积达11478千公顷,占自治区国土总面积的9.7%。其中,国家级15个,面积3159千公顷,占自治区国土总面积的2.7%。自治区级32个,面积2544千公顷,占自治区国土总面积的2.2%。盟市级11个,面积696千公顷,占自治区国土总面积的0.6%。旗县级65个,面积5079千公顷,占自治区国土总面积的4.3%。
生态示范区 全区已建成国家级、自治区级生态示范区26个。 其中,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7个,自治区级17个,总面积8451千公顷,占全区国土面积的7.1%,比上年高4.9个百分点。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编制完成“阴山北麓科尔沁沙地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完成“内蒙古自治区生态功能区划”工作,区划的目的在于,明确我区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性与生态环境敏感性,确定区域的生态功能分区,为制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以及资源合理利用与工农业生产科学布局、保育区域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并为环境管理和决策部门提供管理信息和管理手段。
六、 气候
气温 2002年,全区年平均气温在-2.5~11.1℃之间,同常年比,全区气温明显偏高,尤其是冬季气温全区大部分地区较历年偏高3~5℃,是明显的暖冬年。
降水 全区年总降水量30~610毫米。同常年比,中西部地区降水量偏多10%~20%,东部偏少。
主要天气气候事件 白灾 2001年12月~2002年1月,我区呼伦贝尔市牧区出现5次较大范围降雪过程,出现不同程度白灾,其中西北部牧区灾情较重,全盟受灾草场面积约5333千公顷,受灾人口3万余人,受灾牲畜195万头(只。;11月以后,我区中东部牧区多次出现降雪过程,出现不同程度白灾,其中呼盟新巴尔虎左旗受灾较重。大风、沙尘暴2002年,我区大风、扬沙、沙尘暴天气多出现在春季,并且强度较大,范围较广。春季共出现12次沙尘暴过程,其中4次为强沙尘暴,7次为沙尘暴,1次为扬沙天气。11月中西部地区又出现1次大范围沙尘天气过程。频繁出现的大风、扬沙、沙尘暴天气,使全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遭受严重损失。我区2002年1、2月份大部分地区持续高温少雨多风,使地表干燥而疏松,给沙尘暴天气提供了有利条件,而3、4月份强冷空气活动又异常频繁,使得春季沙尘暴天气随之频繁发生,并且强度较大。洪涝和冰雹夏季我区赤峰市、通辽市、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巴盟、锡盟、乌盟、兴安盟部分地区遭受暴雨、洪涝和冰雹灾害的袭击,造成严重损失。干旱2002年,全区仅中东部部分地区出现阶段性干旱,全区干旱范围明显减少,特别是中西部大部分地区未出现明显旱情,为近年少见。虫害春季、夏初全区降水偏多,土壤湿度大、蒸发弱,给病虫提供了有利的生长环境,导致全区病虫害大面积发生。其中锡盟、巴盟、通辽市受灾面积累计5997千公顷,乌盟、鄂尔多斯市、包头市、兴安盟也有较大面积病虫害发生,对农牧业造成不同程度危害。气候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2002年,我区自然灾害少于往年,特别是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旱灾较轻,作物生长季气候较适宜,使我区当年粮食生产获得丰收。气候对畜牧生产影响利大于弊,总体看,我区牧业生产没有遭受重大灾害及损失。
七、 环境保护工作专栏
专项行动 2002年,自治区环保部门在全区开展了“严查环境违法行为遏制污染反弹”专项行动,在这次行动中,全区共出动环保执法检查人员13806人次,检查企业8477家,发现问题立案689家,对其中污染反弹和环境违法企业采取了关停取缔、停产整顿、罚款、限期治理等处罚措施,有效地巩固了全区“一控双达标” 保护环境、治理污染的成果。为解决鄂尔多斯市、乌海市、阿拉善盟交界区域的污染问题,三盟市领导和环保局多次召开现场办公会议,下发《关于棋盘井工业园区建设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对交界区域的环境污染治理提出明确要求,有关盟市和部门已积极采取治理整顿行动。
环境法制 自治区环保局起草并报审了《内蒙古自治区防治机电车排气污染管理办法》和《内蒙古自治区塑料制品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当年实施的环境行政处罚案件有1678起,处罚金额313.67万元;行政应诉7起,其中环保部门胜诉5起。共办理完成人大建议、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197件,办结率98.5%。
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 2002年,建成投产项目1309项,其中应执行“三同时”的项目903项,实际执行876项,实际执行“三同时”项目总投资额28.31亿元,其中环保投资1.88亿元,占6.6%,“三同时” 执行率97.0%,合格率80.9%。
环境科技与环保产业 年内,“锡盟湿地珍禽鸟类调查研究”、“内蒙古城市尘污染来源解析工作”等6个科研项目完成年度计划,3个科研项目完成鉴定登记工作,2个科研项目分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向国家清洁生产中心提交的《乳品行业清洁生产审计指南》及相应技术规范通过国家验收。举办内蒙古绿色环保、节能产品、新能源、新技术博览会。全区现有环保产业单位324个,职工19107人,2002年产值24724.5万元。
环境监测与信息 2002年,全区环境监测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年提供水环境、空气环境、生态环境、声环境、辐射环境的监测数据以及污染源监测数据10万余个。已有呼和浩特、包头和赤峰3个城市向社会发布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乌兰浩特和满洲里市完成了空气24小时连续监测站位建设,至此我区能够向社会发布城市空气质量周报的城市已增至8个,即: 呼和浩特、包头、赤峰、乌海、通辽、集宁、乌兰浩特、满洲里。黄河乌海拉僧庙水质自动监测站建成,将与包头画匠营子自动站共同担负黄河内蒙古段水质周报工作。开展完成了全区20万人口以上城市生活饮用水源地情况调查。开展了室内环境质量监测工作。阿拉善盟生态环境监测站、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环境监测站建成并进行工作,至此我区开展生态环境地面定位监测的站点已增至5个,其他3个站是呼伦贝尔市生态环境监测站、锡林郭勒盟生态环境监测站、包头市达茂旗生态环境监测站。全面启动全区环境信息网络建设,建立了全区环境保护资源数据库和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数据库。
机构、人员 2002年末,全区共有环保机构261个,其中省级8个,地市级52个,县级201个。年末实有人数3439人,其中省级211人,地市级1078人,县级2150人。
环境污染事故与损害 2002年,全区发生环境污染事故12起,其中,特大事故1起,重大事故1起,较大事故2起,一般事故8起,造成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共计67.5万元。污染事故罚款总额2.5万元,赔款总额15.4万元。
国际合作 2002年,“中、加内蒙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社会发展项目”,中国-德国“发展中国西北地区的有机农业生产”,中国、瑞典、挪威“内蒙古自治区乌梁素海综合治理研究”,中国-意大利“农业生态、能源示范合作”等6个国际合作项目完成年度计划。截至年底,呼和浩特市、包头市22个环境保护日元贷款项目,已有9个竣工或投产运营。
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以贯彻落实“全国第五次环境保护会议”和“2002年全区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巩固“一控双达标”成果为重点,以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为主线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工作。年内,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环境保护局、自治区广播电视局、自治区摄影家协会联合组办了《内蒙古环境警示教育巡回展》,巡展行程1万多公里,各盟市约34万人参观了展览;组织“环境形势大型报告会”纪念“6.5”世界环境日;在自治区主要新闻媒体开设“人与环境”等环境保护宣传专栏;拍摄、制作并播出21部环保电视专题片和新闻片;在自治区级新闻媒体发表宣传报道640篇;开展各类社会环保宣传教育30次;召开了“全区环境教育工作会议”,会议表彰了国家级、自治区级“绿色学校”和自治区级环境教育基地及“九五”期间环境教育先进集体和个人,交流了环境教育先进工作经验;全区已创建各级绿色学校533所,其中国家级3所、自治区级33所;建立了全区环境保护宣传通讯员网络。
环境信访 当年环保部门接待群众来访2863批次,收到来信4490封,其中反映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的来信分别占48.4%、36.2%、9.8%和3.8%,反映化学品、农药、化肥污染、生态环境破坏、辐射及其它污染的占1.8%。当年来信、来访处理率分别为90.3%和91.2%。
八、2002年环境保护重要活动记事
2月28日-3月1日 自治区政府在呼和浩特市召开全区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会议传达贯彻了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1年工作,研究部署2002年工作,表彰了全区环境保护工作先进集体与个人。
3月2日-3月3日 全区环保系统纪检监察工作会议在呼和浩特市召开,会议总结了近年全区环保系统纪检监察工作,研究部署2002年工作。
4月20日-4月23日 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曲格平、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王玉庆一行在自治区环保 局云二柱局长的陪同下,赴赤峰市检查指导环境保护工作。
4月23日-4月24日 全国政协副主席赵南起一行在自治区环保局云二柱局长的陪同下,赴赤峰市视 查指导环境保护工作。
4月24日-4月26日 全区辐射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呼和浩特市召开。
5月1日-5月11日 应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图们江战略行动计划项目协调组邀请,自治区环保局永红副局长随团赴奥地利等国考察。
6月1日 自治区环保局及呼和浩特市、包头市、赤峰市、乌海市、通辽市环保局12369环保举报热线正式开通。
6月4日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深圳市隆重举行 “全球环境保护500佳” 表彰大会,我区赤峰市敖汉旗和广东省深圳市获“全球环境保护500佳”荣誉称号。
6月5日 纪念“6·5”世界环境日,自治区环保局在自治区人民政府礼堂举行环境形势报告会和环境警示教育展览活动。自治区人大副主任陈瑞清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夏青应邀作“挑战绿色贸易技术壁垒-推出中国双绿色发展工程”报告。
6月11日-6月12日 图们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蒙双边会议在呼和浩特市召开。
6月16日 “中意可持续农业和技术加强项目”启动会议在呼和浩特召开。
6月21日 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第四次全区环境保护电视电话会议。会议贯彻了2002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会议及第五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精神,总结我区“九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部署“十五”任务。自治区副主席周维德主持会议,自治区政府主席乌云其木格出席并讲话。
6月24日-7月7日 自治区环保局解双华副局长率环境保护考察团赴奥地利、法国考察。
6月27日 自治区环保局命名呼和浩特市和林县白二爷沙坝等14处场所为第一批自治区级环境教育基地
7月3日 自治区环保局、自治区教育厅联合命名通辽市科左后旗蒙古族实验学校等25所学校为第二批自治区级绿色学校
7月4日 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十五”实施计划》。批文
7月5日-7月6日 自治区环保局永红副局长赴俄罗斯参加“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图们江项目第二次战略行动计划会议”
7月9日-8月15日 自治区人大副主任陈瑞清率“内蒙古环保世纪行”执法检查组,先后赴乌海市、阿盟、鄂尔多斯市、呼伦贝尔市、包头市、巴盟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执行情况。自治区环保局胡强宁副局长及有关人员参加了执法检查。
7月17日-7月21日 意大利外交部、环境部官员在国家环保总局、自治区环保局有关领导专家的陪同下,对“内蒙古阿拉善地区荒漠天然梭梭林保护与监管项目”涉及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并就项目建议书进行了技术研讨。
7月24日-7月26日 全区防治“白色污染”工作座谈会在满洲里市召开。
8月25日-8月29日 全区环保系统行风建设、政务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在赤峰市召开。
8月27日-8月31日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王心芳一行12人,在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傅守正、自治区环保局局长云二柱陪同下赴我区乌盟、包头市、巴盟、乌海市、阿盟检查指导工作。
8月31日 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环境保护局、自治区广播电视局、自治区摄影家协会联合组办的《内蒙古环境警示教育巡回展》在12个盟市展出后,即日在阿拉善盟圆满结束。
9月16日-9月18日 自治区环保局、自治区教育厅在赤峰市召开全区环境教育工作会议。
9月18日 全区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分工作,通过国家验收。
9月18日-9月28日 应意大利环境资源部邀请,自治区环保局云二柱局长一行5人赴意大利考察可持续农业能力和技术加强示范项目。
10月11日-10月13日 全区环境监测工作会议召开,自治区环保局解双华副局长参加会议并发表讲话。
10月20日-10月24日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率领国家环保总局、卫生部、公安部联合检查组,在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周维德、自治区环保局局长云二柱陪同下赴我区包头市和阿盟检查指导工作。期间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乌云其木格会见了解振华一行,并听取了周维德副主席关于环保工作的汇报。
11月12日-11月13日 自治区环保局在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召开中加合作项目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 宣传教育中心建设研讨会。
11月18日-11月19日 全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会议在通辽市召开。
12月16日-12月26日 自治区环保局局长云二柱随国家环保总局组团赴南非考察生态环境保护。